家长成长
儿童心理理论成长技术培训
家庭养育观培训
心理现实衔接工作坊
家长及成人成长工作坊
家教课程
家长大学

视频分析:“自以为是”爱孩子,却不知正培养--罪犯

【】

详细信息

◤错误的爱,是一种毁灭性的教育方式

是一种懒惰的、不负责任的爱

它会抑制孩子的成长

甚至会带领孩子

走进罪恶的深渊◢


以下这些视频,

您觉得这些孩子

是不是不好?

不懂事?


您有什么见解呢?

欢迎跟帖留言、讨论


儿童心理专家 非比(吕萍)老师


从上面这段视频中,表面看起来是孩子的错,其实,孩子愤怒行为背后的需要,家长并没有注意到,更不能理解,并用错误的方式去应对,在这样的宣传下,社会也会给这些孩子贴上“问题”标签,却不知孩子心里有多苦,而他们未来的命运又将是多么的残酷……


第一个视频可能是孩子在对母亲说什么、或者提什么要求,但是母亲却在跟别人通电话,孩子被严重忽视(虽然看起来母亲正带她游玩),诚然,我们也可以想象成这个孩子等不及母亲打完电话再说自己的需要……总之,这是一个不善于表达,还不具备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以及相应的沟通、控制行为能力的孩子。他用小狗一样的行为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愤怒、不满,是让人同情、心疼的。而她母亲不耐烦的做法,不仅不能帮助孩子调节情绪,反而更增加了孩子被忽视、不被理解的愤怒的感受,于事无补,反而雪上加霜。


第二个视频:吃饭的时候看手机,男方家长斥责,女方家长喂食,无论是哪一种做法,其目的都是在传达:“你要听我的,马上吃饭。”而不管他手里在进行的是什么事情。而我要讲的是,对于一个20岁左右,甚至是12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在吃饭这件事情上,做家长的都该放放手了,如果一个孩子连温饱都不知道的话,那么他离开家,出门到外面闯荡,他还能做什么呢?一个小伙子,竟然能够接受妈妈给他喂饭——这样具有侮辱性的举动,那他还怎么成长为男人?!只是他不懂得、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这个愤怒背后的感受是什么(这需要做觉察训练和表达训练),他只是下意识的感到愤怒,恨不得把饭碗砸在地上,可能他的生活中有太多这样不该对自己有的”弱智温情“”过度照顾“让他感到自己的无能和渺小吧。试想,如果有人对小伙子说你跟幼儿园的孩子一样需要被照顾,这是不是相当于在骂人?


第三个视频没看出来怎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定是一个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善于使用语言交流,反而更愿意直接采取行动的孩子。我曾经听说某著名畅销书作家出了十几本教育孩子的书——也就是一边教育自己的孩子,一边把自己的观点和自己与孩子发生的事记录下来出书,当她赚得名利双收以后,她的孩子已经成了十几岁的小伙子,据说在与他人一起时,15分钟内必有争端,究其原因,说是因为这位妈妈倡导“男孩子就是用行动表达的。” 我当时听了非常惊讶!看到这个视频里的孩子时,不禁想起这个事情。如果人类废弃了语言,而直接用行动表达?这岂不是倒退了么?!不知道这视频里的妈妈是不是也看了这位作家妈妈的书,而与她观点一致,养出了“行动表达”的孩子?!视频中的妈妈已经难以招架了……


第四、五个视频这好像是连续剧,一个幼小的孩子情绪爆发之前没有得到有效的关照,或者说是家长没有对孩子的情绪进行觉察和有效的管理,逼其破裂以后,进而产生了错误的行为,而家长又不能进行有效的制止,其结果就是帮助孩子形成用暴力别人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愤怒——这样的结果是什么?等待这些孩子的又将是什么?


学龄儿童可以被诊断为品行障碍,18岁以后,就可能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大多数会有犯罪、吸毒等更严重的问题出现。而从小形成的行为习惯改变是非常困难的。这不仅仅是行为问题,其背后还有深层的心理机制是否成熟?是否停留在比较早期、原始的心理发育水平上?比如把自己“不好”的部分外投给他人,出了问题都是别人的错,看起来好像不敢承担责任,实则是还没有能力接纳自己或者是妈妈都有“好”“坏”两个部分,我们需要认知到自己的两极性,能够接受自己(家长能够接受孩子)也有不好的部分,不能达到的目的,做不到的事情等……这个部分的心理发展理论上是在出生2个月左右完成的,而这又是非常难以整合的一个发展阶段,很容易被阻滞在这里。关于心理发展阶段和水平、功能等每个人不同,要具体分析、结论。


人类的语言发育是有关键期的。7、8岁才回到人类社会的狼孩基本丧失了语言发育的机会,而对于这些习惯于用行动来解决问题的儿童青少年,他们缺少的不仅仅是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想法、感受,如何与别人进行谈判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使得自己可以理性讨论,如何控制行为不过激,如何表达不满?而这里面还包含着家长如何听懂、看懂、心领神会孩子的意思?如何满足正当的需要?又如何拒绝不当的要求?哪些是正当的、哪些又是不当的要求?如何帮助孩子调节情绪?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以面对孩子的情绪,而进行有效、积极地互动?……


当孩子一旦开启了“可以动手打家长”的诅咒,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很难再回到正途。而这样的儿童青少年自身也充满了不安全感,他们既对他人有威胁性,又对自己感到危机重重,难以失衡。看起来外表像只老虎,实际上内在空虚、懦弱,需要怜爱和关怀。



错误的爱,错误的互动,在孩子的体验里就是扭曲的、无法言语的虐待,视频里所有的孩子都明显有对自己的内在用语言表达不出的能力缺陷…行为冲动…

如果你是父母,你愿意培养精神病患者,甚至是罪犯么?


怎么办?

怎样正确的互动?


人是生下来就会自然而然的进行好的互动么?


当然不是。

现代的妈妈会有两种途径:


1、看书、看视频学习。

     效果是自己以为懂了,自己以为做对了。但实际上可能还根本没有找对问题的点。并且,你可能看的那本书本身观点就是错的。


2、从上一代传袭而来。

     时代巨变了,你用你妈养你的方式,在这个新时代来养你的孩子,适合么?


3、妈妈、爸爸来学习、成长——一劳永逸。

     有些简单的却做错了,可能是因为不懂、无知。

     有些复杂的做坏了,可能是因为承袭了家族的伤痕或问题,需要这一代人发现并就此断绝,才不会在下一代传承。

      夫妻共修,可以互相理解,互相补充,形成彼此好的、爱的客体关系,不仅滋润了彼此的情感,增进、修复自己早期地、成长经历中的依恋创伤,更可以共同讨论、解决、共建孩子的依恋关系,保障孩子健康、幸福、优秀的成长、成才。

在线留言